Costco通过了中国验证?
Costco 毛利率(非净利润)实际上低于一般超市,可以让会员购买更多的粘性,实际上,并不是直接反映在销售商品的利润上。" 相反,让会员卡这一主要利润来源,以及供应商出货量,这两个经营要素的一端,得到一个持续稳定的周期。消费者认为这里的东西很好,我一直在买;供应商认为这里的货运量很大,我和 Costco 充分合作;Costco 认为你们俩愿意和我玩得那么坚决,我的会员卡还可以继续玩。Costco 像一只老狗一样稳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去年 Costco 开业之初就说过,Costco 中国第一家店完美地复制了美国商店的特点。Costco 已经是一个高度成熟的产品。从开业的第一天起,Costco 在中国的第一家店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稳定和成熟。
上面的好市多上没有选址,其实好市多不用去的地方更多。没有营销,没有运营,没有促销,没有华丽的美感。店面看起来土土的,脏的比仓库还干净整洁一点。就像我们说的,一切都没有直接体现在商品上的前后成本投入上,好市多认为是多余的浪费。来好市多是不是觉得舒服,好市多是很有气质的:爱来不来。 你买的东西感觉不太好。 好市多是儒家的:负责到底。 好市多应该是世界上少有的那种:用 "便宜" 的商店卖最好的商品。 这给了好市多一种稳定到方法论层面的感觉,也就是好市多不需要迭代进化。那当然也是为什么 Costco 在上海的第一天就像是开了几十年的老牌店,并没有过时。 中国零售业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期:创新迭代已经成为行业最大的 "政治" 正确,传统零售业不创新迭代的习惯已经非常过时。
Costco 如何在方法论层面不需要进化,但在商业层面却没有缺陷和不足?或许最好的机会是 Costco 将门店的零售业务集中到最本质的:买和卖。一方面满意地付钱,另一方面诚信地发货。面对中产阶级,Costco 并没有任何细分的狂野眼光。 它创造了所有中产阶级都能在好市多找到的完美模式。 我不用去,我不想去。 都是中产阶级,怎么总能找个理由去好市多。 很像《功夫》中的一句王训:在绝对权力面前,一切都是徒劳。Costco 的绝对力量是,我不受任何外界变化的影响,用一系列最好的方式(供应链,商店,商品开发等)让所有中产阶级知道,我是家人购买的最佳渠道。 10 年前我这样做了,10 年后我依然这样做。 这个社会有两种实体零售:一种叫实体零售,一种叫好市多零售。
美国Costco(好市多)进入中国的声音,在进入中国上海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存在。甚至2019年8月27号上海闵行首店当天开业,震动全国失控的排队热潮,占据热搜榜。这种质疑的声音,也从未中断过。在Costco第一店开业当天,"零售老大奈神"用"Costco中国第一店完美复制了美国门店的零售秘诀"的总体结论,准确判断Costco将在中国获得快速发展。 透过人群Costco上海首店,我们看到Costco门店其实复制了几乎所有美国门店的精髓。同样的会员收费制度,自有商品,品质一流的肉类,水果乳制品等新鲜,专业化的大型包装日用品,让人逛不完一圈下一次又有新发现的商品更新。。。。。。 近日,Costco正式决定在全国开设第四家门店。选在杭州萧山湘湖金融小镇2期(湘云路梅山路),一个远离杭州市区的度假村,周边没有密集的住宅社区。 有多远? 这个地方在阿里每年举办的云栖小镇纬度偏南一点。 距杭州武林广场中心直线距离近18公里。
好市多上海二店位于浦东康桥工业区东区,距离上海迪士尼乐园不远,苏州一店也是好市多中国三店在苏州高新区城际路附近规划的地块,中国的好市多和美国的好市多很像。它从不绕城,对自己的位置很有信心。 它从不选择有现成客流的商圈和社区。 换句话说,Costco模式,根本不存在选址这回事。 它的选址只是为了拥有一个巨大的地块,可以按照Costco的标准进行开发。"然而,质疑者对此视而不见。 他们仍然固执地认为,有一些事实而不是理由来批评Costco在中国没有变得骄傲。 他们认为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发达,不适合Costco生存。 中国人口稠密,适合便捷的居家服务。中国实体零售业整体下滑,Costco模式注定错过好时代。 上海高端会员市场是山姆会员店的地盘。 好市多打不过山姆……好市多让他们失望了。 Costco在中国的发展好于预期。距离Costco首家门店一周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Costco已经敲定了苏州,上海和杭州周边的四家门店。此外,作为实体店的Costco早在去年年底就实现了实体零售经营的多项优秀指标。 一是参观人数稳定庞大。 除了开店当月就有20万会员开卡外,Costco的访客数量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而且我们知道,每一个能够进入Costco门店的顾客,都是他们的付费会员。根据会员每10-15天开一次车的规定,Costco目前单店会员数量应该在50万左右。这远远超过Costco全球平均7万家门店的会员数量。"二是客户口碑稳定较好。 一个熟悉好市多购物特点的粘性会员,基本上有一种感觉:好市多的商品既便宜,又贵。 昂贵的感觉来自于每次去Costco购物,稍有不慎就会买到上千元。随着逛进店内,少说也会有200-400元的进货量。 但任何人稍微用单价乘以好市多大套餐,好市多还是会比同类渠道便宜。 尤其是东西的质量和档次,不是一般的优秀。 好市多冷鲜肉,乳制品,水果,各类加工生鲜食品(如名品烧鸡,面包),小家电,包装零食,酒饮料,谷物及坚果食品,日常家用快销产品。在上海享有很高的声誉。 第三,高度成熟的商品配置。 除了全国震撼的开第一家店,Costco第二次让全国为之着迷的,应该是1499元原价卖53度飞天茅台。 这使得茅台贵州总部一度以增加货源为轰动效应,却"变质"到好市多地下停车场张贴告示:茅台没了。
开业之初摆在门口的高端奢侈品已经不见了,但Costco从来没有让其他便宜到不敢出国经营免税店的个人耐用品(尤其是手表)失望过。其他定期更换的包装食品,葡萄酒,洗护等商品。对于会员来说,除了大的食品品类会有很稳定的感觉,其他商品都是小范围更新。 据我们了解,上海好市多自开业以来,已经拥有了一批稳定的采购代理。 "零售老板内部员工"和上海很多好市多会员交流的统一感受是,大家都爱好市多。"这看起来有点恶心,但我们也惊讶地发现,为什么Costco高客单价的购买体验,能完美捏住一些人超高的购买黏性。 粘性,我们不认为299元/年来的会员不多买就吃亏。一个可以随时退卡的会员,绝对是想买的真粘性。 我们大致考虑过,一个会员每10天购买一次,每次购买1000多元,一个月购买Costco的金额一般在3000多元,由于Costco一般是家用消费品,一个有车(没车去Costco,体验很不好)的上海家庭,每个月花3000元买大件生鲜食品和日用品,根本不算太便宜。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每月3000元能在多大程度上渗透到一个家庭日常的高消费(生鲜食品,大件生鲜食品,包装食品,家用洗护用品等)商品中。 实际情况可能是渗透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