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勒工业软件刘辉: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杰出领导者

2024-10-29 09:27   来源: 互联网

中国制造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国家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已达到73.8%,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55.3%。这些数字背后,是整个行业对数字化转型迫切性的集体认知。

在这场数字化变革中,一批本土工业软件企业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正在崭露头角。浙江康勒工业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勒")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为一家专注于制造业工业软件研发和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康勒近年来在工业软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康勒的核心产品——云派研发管理平台, 采用微服务架构,专门针对制造业的需求进行了优化。该平台能够覆盖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帮助企业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管理。以人本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这家领先的轴承制造商在实施康勒的解决方案后,项目管理效率大幅提升,产品开发周期缩短约20%,研发成本降低15%,产品质量一致性提高10%。

康勒的成功离不开其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刘辉的远见卓识。刘辉不仅见证了这场变革,更是积极参与到推动整个行业快速进步的过程中,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和理解这一宏大趋势。

图片1.png 

作为公司的核心领导者,除了领导公司的日常运营,刘辉还负责牵头公司的核心技术产品,云派研发创新平台,的开发及应用。2020年1月,云派研发创新平台的研发启动,历经二年的时间推出云派研发创新平台1.0版本。 截止目前,产品已经更新到3.0版本:云派是康勒工业软件结合了国内外多年的制造业研发管理咨询及落地经验后,推出的新一代微服务架构且符合制造业的研发管理平台。该平台解决方案覆盖了汽车零部件、家电、半导体、快消、高科技电子及装备制造等行业。通过行业研发管理及系统落地最佳实践对标的方法帮助企业快速提升创新水平及研发数字化管理水平,已受到了客户和合作伙伴们的一致好评。

作为中国工业软件行业的领头人,刘辉为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持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例如,她全权负责康勒和服务型制造研究院合作项目的实施落地。2020年11月3日,康勒与全国首个服务型制造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和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方合作创建的国家首个服务型制造研究院。该研究院采用 “公司+联盟” 的建设思路,充分发挥现代企业的内生活力和创造力,整合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海内外资源,以 “小核心” 带动 “大协作” 。在刘辉的领导下,康勒协助产业,围绕 “倡导精益生产,优化制造能力”、“帮助企业提高研发与市场管理能力”、“帮助企业打造全程供应链管理”三个方面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也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管理创新、工程创新,从根本上帮助企业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                                      

在近期的一场行业论坛上,刘辉分享了她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见解。"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思维方式和业务模式的革新,"刘辉说道,"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应该贯穿企业的各个环节,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供应链管理和客户服务。"

图片2.png 

刘辉特别强调了本土解决方案的重要性。"我们的优势在于对中国制造业的深刻理解。我们不仅提供软件,更重要的是提供符合中国企业实际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技术实施、流程优化和人员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尽管数字化转型带来了诸多益处,但刘辉坦言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思维转变和高素质数字化人才短缺是最突出的问题。"对此,刘辉强调:"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企业有长期投入的决心。我们康勒的角色不仅是提供软件,更重要的是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期合作伙伴。"

展望未来,刘辉对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前景充满信心。"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我们将看到更多创新的应用场景。比如,数字孪生技术将使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刘辉预测,到2030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将大幅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望超过20%。

"在这场变革中,像我们康勒这样的本土工业软件企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刘辉说,"我们不仅是技术的提供者,更是中国制造业走向全球化、智能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随着像刘辉这样的行业领导者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令人期待。在数字化浪潮中,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像刘辉这样的企业家正站在这场变革的最前沿, 引领着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作者:冉峰)

责任编辑:小雯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科技周刊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