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人工智能对教育和就业的影响

2020-09-23 14:53   来源: 互联网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到2020年,人工智能的总体技术和应用将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第二步是,到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


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总体水平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上主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


人工智能是2017年最受欢迎和最受欢迎的关键词之一。我国政府计划在短短13年内达到世界人工智能的领先水平。可以看出,政府非常重视人工智能。


那么,从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呢?本文将从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1600844296837668.jpg


教育是我国人口最多的行业,包括数亿在校学生。但是,"教育"的意思是,不同的人看到仁爱和智慧,不同的人的意见也各不相同。


有人说"教育是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有人说"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自然智能的动态系统,人的自然智能包括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和语言能力。


北京大学前校长蔡元培说:"教育就是帮助受过教育的人,使他有能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并在人类文化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学者龙米勒(RonMiller)、加拿大学者约翰·米勒(John Miller)和日本学者小原国放(Kohara Guofang)为代表的教育专家提出了"全人教育"的概念,整合了以往的"社会本位"和"以人为本"两种教育观,形成了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新教育观。


从某种意义上说,全人教育是培养"全人"或"完美人"的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全人"的内涵早在3000年前就在大卫的诗篇中出现了:"我的心是快乐的,我的精神是快乐的,我的肉体应该是安全的。"他把人分为三部分:"身体、心脏和精神。


台湾中原大学教授黄晓光从全人教育的角度解释了"西游记",发现小说中的朱八戒、孙悟空、唐三藏是"身、心、灵"的象征,认为他们的师生到西方去学经,不仅是"身、心、灵"的经书,也是整个人的经典。


身体"是身体的外部部分,包括以朱八戒为代表的四肢的五个特征,他关心和追求的是身体感官世界的需要,"心"是身体的内在部分,也可以细分为"知识、情感、意义"三个方面。"知识"是指知识和才能,是人们之所以认为是因为心脏的作用。


情感"指的是赵传的流行歌曲"我丑,但我很温柔"的情感,表明内在的柔情比外在的身体更有价值。在创新和创业的时代,人们普遍认为情商(EQ)往往比智商(IQ)更重要。


意义"是指让人们做出选择和决定,并有毅力去实现目标的意志。"精神"是一个更内在的部分,其中一个功能是"良心"。"良知"是王阳明在明朝思想研究的主旨,他说"孟子尽最大努力学习":"如果一个人不学,他的好能力,那些不在乎它的人,他的良心也是。


大学"有"处境中的知识"的语言。王阳明认为"知识"是我内心的良知。这里提到的"良知"不仅是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本体。王阳明认为,每个有良知的人,都是完全自给自足的,是真正外力的内在力量。


良知"是指将良知扩展到一切事物。人们有时说错的话,做错误的事,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没有给予他们所能的帮助,而且经常受到"良心"的谴责,这都是良心的表现。


在我国的教育中,"三个好学生"这个称谓常用来奖励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们的"德、智、体"分别对应于"精神、心灵和身体",并强调优先次序,认为以德为本是最重要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有三个"自我"、"自我"和"超我",这也是"身体、心灵和精神"一个接一个地对应着"自我"、"自我"和"超我"。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科技周刊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